跳到主要內容

聽見天堂(Red Like the Sky)-眼盲心不盲

失去視物的雙眼不代表失去夢想。


改編自義大利盲眼電影音效大師米可曼卡西(Mirco Mencacci)的真實經歷,講述發生在70年代的義大利,生於托斯卡尼的米可,因一場槍擊意外而導致視力衰弱進而失明,而不得不依照義大利政府的規定住進專為盲童開設的特殊學校,接受政府規定的教育,成為一個稱職的編織工或是接線生,永遠放棄像一般人生活的權力。但是,米可天性勇於冒險且對夢想擁有熱情,以至於初到此地非常地不能接受此地強壓給他的教育訓練,逼迫他成為一個沒有夢想的人。某一天,米可發現了一台錄音機,不只改變了米可,也改變了週遭的人,更改變了這個僵化的盲人訓練機構。

看不見的色彩要如何形容?看不見的故事要怎麼表演?米可曾是一個正常的孩子,當他失去視力之後,他想著要怎麼跟天生看不見的其他孩子描述這個花花世界,他用易於想像的事物來描述這個色彩,試圖將繽紛的世界以另一種形式在腦海中呈現,讓看不見的人也能感受到世界的色彩原來是這樣的。

得到錄音機之後,他收集各種聲音,剪接成一個故事來呈現季節的轉變,作為課堂上交代的作業。這之後更與幫傭的女兒法蘭西斯卡著手製作一個更大的計畫,一個冒險故事。這個冒險故事更進一步吸引了其他同學的加入,成為了一個規模更大的團隊合作。

這個演進的過程其實讓我想到以前的電台廣播劇,在那個時代,廣播劇不正是透過對白和音效,以及觀眾自身的想像力與情感的投入而創造出來的嗎?

現在的觀眾太過依賴視覺的刺激,似乎早已遺忘了過去那個充滿想像力的年代,人們的夢想不是因為幾可亂真的視覺特效而存在的,人們的夢想一直都只存在於我們的大腦裡,在那個小小的空間裡,沒有甚麼事是辦不到的,沒有甚麼奇思狂想是不能想像出來的。

同樣的,校長先生雖同為盲人,但他卻不擁有自由奔馳夢想的思考,甚至更進一步認定其他盲人不會有、也不該有任何夢想。這樣一個僵化的思維與對他人夢想剝削的行為最終被神父以行動證明擁有夢想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任何人都該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看不見並不代表心中的色彩消失了,或許心中想像的世界與親眼所見略為不同,但是想像力仍然存在,而這個世界有太多方式去把想像力化作其他人也能理解的事物,只要有勇氣和夢想,對任何人都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冒險故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