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收藏的漢斯季默作品簡介

HZ的作品是目前手上第二多的,僅次於JW。



很好奇為什麼中間的黑鷹計畫會不一樣吧~這就是原因。其實這是一套四碟版的DVD,其中第四碟就是OST。

黑鷹計畫的OST,也因為如此,所以沒有入手過黑鷹計畫的商業版CD。其實應該要入手才對,單單是為了裡面的印刷也好。

順到曬一下這張DVD。這張DVD是韓版的Superbits,碟一是帶dts的正片,碟二是花絮,碟三是一個新聞還是紀錄片之類的東西。

電影手冊。

展開變海報。

背面有影片資訊。

和電影分鏡。

廣告單。


正因為手上這套DVD相當豪華,因此一直無法看到能讓我滿意的BD版。不是只有影音達到更好的水準就夠了,還要一個配得上這部電影的包裝,才算是對得起這部片。畢竟,這部片依然還是現代戰爭片中的佼佼者,無片能出其右。

回頭來說黑鷹計畫的OST,這張CD是HZ作品中少見的非洲音樂用得很多的一張,而且跟HZ的電音融合的很棒,充滿了異國風情。不過,千萬不要錯認因為電影是戰爭片,所以音樂會是很動作類型的。事實上,音樂取向偏向自搶救雷恩大兵以降的做法,不去渲染戰爭動作場面,由音效和導演調度去掌握,音樂以出現在戰爭場面之間的劇情為主,強調劇情的深入刻劃與和戰爭的激烈作對比,以呈現出反差,提供觀者反思的可能。

接下來,也是介紹HZ的另兩部戰爭片作品。先來說紅色警戒,這片與搶救雷恩大兵同年上映,但光環都被搶救雷恩大兵搶光了。不過,本片在戰爭片型的跨越力度不會輸給搶救雷恩大兵,也因此這片的音樂設計方式雖還沒有像搶救雷恩大兵那樣做。但卻因為電影的調性,而突顯出了劇情面音樂的分量,而讓最後的攻山頭爆發出驚人的戲劇性。

話說,這片已經是太多年前看的了,劇情幾乎快忘光了。

另一片則是太平洋戰爭,事實上,太平洋戰爭的音樂並非都是HZ做的。這套影集由Hans Zimmer, Geoff Zanelli, Blake Neely三個人共同製作。當然,三人裡面就屬HZ名氣最大了。具體來說,HZ做的應該是太平洋戰爭的主題曲和整體的音樂設計方向,類似總舵手的感覺吧。

真正要提的其實是,HZ在太平洋戰爭採取的做法就是延伸自搶救雷恩大兵以降的戰爭片音樂方式,包含姊妹作,由麥可卡曼製作的諾曼第大空降也是一樣。當年,以紅色警戒與搶救雷恩大兵一拼,後來卻接了太平洋戰爭繼續延伸搶救雷恩大兵的做法,可以說是相當有趣的變化。

太平洋戰爭的音樂比紅色警戒還要沉重不少,是非常地向搶救雷恩大兵音樂靠攏的設計,也是延續這一貫的音樂設計精神。而且,這樣說好了,在太平洋戰爭中可以見到HZ是有著相當不錯的傳統音樂製作素養,作起管弦配樂可以表現出他也是有能耐經營深度複雜的情緒細節刻劃的能力。

再來是神鬼戰士,上面是OST,下面是騙錢的重組版。神鬼戰士是我收的第一張HZ作品,由此開啟了我對HZ的收藏之路。神鬼戰士的音樂應該不用說了,HZ的管弦表現方式是相當新穎,聽起來有相當於電音這種的搖滾感,但卻以管弦的合奏造出了電音所辦不到的氣勢,其開場的戰鬥曲霸氣十足、雷霆萬鈞,是非常適合當作早上的起床鬧鈴。

重組版實際上沒有新音樂,是用既有的素材重新拼組順序或重編曲,並且加入對白營造劇情性,可以說是很沒有誠意的。可是,我依然聽得很爽。不為甚麼,光是聽到由對白帶出音樂的過程,就能夠讓我一再地透過音樂不斷回想起電影片段,而這正是我喜歡電影配樂的主要原因之一。

音樂本身就能敘述故事。

兩張早期的HZ代表作,兩張都是電音。上面是狗血催淚的火線赤子情,下面是熱血滿點的絕地任務。這兩張作品突顯了HZ早期的主要風格,利用電音瘋狂地渲染各種最簡單直接的情感,不複雜,但卻可以把情緒很快地拉到高點。這就是為甚麼HZ能夠很快地橫掃好萊塢的主因之一,因為這樣的音樂非常適合商業片,製作成本又比管弦便宜。

雖然如此,但HZ在這兩張作品有著不俗的創作才能湧現,比之同期很多的電音音樂家出色許多。因為很簡單,HZ這時期的作品簡單歸簡單,但就是能讓人朗朗上口,一聽就能輕易辨識出這是某部電影的音樂,這對音樂家來說就像是符號一樣,深刻地烙印在音符之中。這一才能在往後的作品還會繼續蛻變而出更為驚人的成果。

HZ接過的續集電影並不多,而且個人覺得HZ處理續集都有偷懶的嫌疑,特別是商業片,總會感覺到有交差了事的部分。不過,達文西密碼和天使與魔鬼是少數的例外。說真的,達文西密碼聽來很無趣,只有最後的第13曲Chevaliers De Sangreal才出現亮點。

但是,天使與魔鬼這張完全讓我眼珠子掉滿地,從第一曲開始就十足過癮,電音、管弦、人聲合奏出一曲以科技行魔鬼作為的快節奏危機併發效果,徹底打碎了達文西密碼那凝滯不動的音樂印象。而且新創曲目之多,似乎就是要把前集那種根本走不動的音樂推倒重來,完全釋放出HZ的天賦。唯獨,就是把Chevaliers De Sangreal這首融進天使與魔鬼中,以作為兩部作品之間的關連。

先來講MI2,MI四集只有這集是純電音,另外三集都是純管弦。說真的,MI三集的管弦都沒有表現得夠好,只能說到水準而已,還沒有出現真正能一步踏出全新質感的作品。然,MI2卻因為是純電音製作,唯一的異類。因此,MI2又可見到HZ獨家愛玩的電音搖滾,此外再加上拉丁風情,玩出了自己的風格。比較可惜的是,電影劇情是個八點檔,音樂能玩的有限。

戰略殺手這張是La La Land的2CD限量版。這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張,因為電影本身沒有引起多大回響,也不是說爛,而是一種不上不下的感覺,因此音樂也受到忽視了。不過,在這部作品中可以發現HZ在嘗試著擴大絕地任務的那種製作風格,並且融合管弦和電音的實驗,試圖去把電音和管弦的優點結合起來,作出一些突破。此外,這張音樂有著HZ少見的沉穩作曲。應該說,要看到HZ不搞怪其實不太容易,特別是近幾年。然而,戰略殺手卻是一張十足穩健風格,融合管弦和電音的實驗作品。還有,HZ試著把過去外放的拉動情緒的音符開始深埋起來,變成更有後勁或餘韻的方式來表現。總之,戰略殺手值得一聽。

這幾年,HZ實驗的作品中最讓我喜愛的應該就是這張了。不會太過火,同時又能保持高度的可聽性。這張以電音為主,融合一些管弦樂器的使用,這樣的組合方式也是近年來HZ主要的作曲方式。這張的原創性相當的高,各式各樣的器樂使用也是出乎意料,再加上與電影配合的放慢效果,可以說把音樂的電影映像投射效果發揮到極致了。

HZ製作的兩部賽車電影音樂,非常適合來比較一番。說白了,一個是年輕氣盛的少年、一個則是步履穩健的成年人。左邊這張是很多年前的霹靂男兒,La La Land的限量版。音樂是非常純電音的那種,就像Band演奏會用的那些器材,十足搖滾、非常電音。

右邊這張則是最近的決戰終點線,一樣有電音,但是融合了部分管弦器樂使用,加上HZ這麼多年來的磨練,表現出來的是一幅內心其實激烈澎湃的賽車狂熱,但外在行為卻沉著應對的行事作風,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吧~

所以說,這兩張音樂要一起聽,才能感覺到HZ這幾年來,在各方面變化與磨練造就出了甚麼樣的音樂成長。

獨行俠這張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張。電影的爛評已經讓我連看的慾望都降到負值了。但在網上試聽過後,就毫不猶豫決定買這張了。獨行俠類似之前的福爾摩斯,玩的是一種變異手法。一樣有原創,但是變異的感受更鮮明。單聽前面幾曲是無法湊出整個面貌,一定要聽到最後的改編版威廉泰爾序曲,才能真正注意到獨行俠整張專輯的魅力所在。

說真的,這張音樂本身的生命力早就超過了電影,已經可以獨立出來述說自己的故事了。

前面提過,福爾摩斯這張音樂同樣也是要聽到最後的Psychological Recovery... 6 Months才能一窺全貌,才能感受到HZ用吉普賽音樂作底,玩出了怎樣的一套全新變化。

不過,續集的音樂就似乎沒了這份新鮮感,不斷地在既有的素材中變化,聽來就像是炒隔夜菜。但還是比JH的直接套用好就是了。

TDK三部曲,這三張首推的依然是開戰時刻,特別一定要推開戰時刻的完整版。TDK和TDKR雖然都有新曲和變化出現,但同樣的,聽起來就是沒有BB那種開天闢地的第一張過癮。

其他就不再多提,因為這系列有專門開過一篇來寫。

黑雨La La Land限量版。電影一直很想看,但沒機會看。音樂當然是電音,而且融合了日式東方風情。

日本溫情版的神鬼戰士?這張給我有這樣的感覺。同樣是結合電音與管弦的HZ作品,因為電影的主旋律調性,所以HZ也沒多搞怪,用很正統的方式去催出所有你能想像得到的狗血,而且電音管弦齊下,再加上超過癮的日本武士喊殺聲,根本就是日本版的神鬼戰士。

最後來寫有一點點感冒的鋼鐵英雄,那個架子鼓合奏聽起來確實比電音的鼓聲有氣勢,但整張專輯幾乎都是靠這鼓聲在撐,這是另一種電音穿腦吧~以前是用沒完沒了的電吉他洗腦,現在要改用架子鼓嗎?

鋼鐵英雄空有氣勢,卻少了豐富的旋律揉合整體,因此聽起來就是咚咚咚,咚個沒完。這個就是典型的HZ玩過火的例子了...OTZ。我很佩服HZ的實驗精神,大膽地嘗試各種能夠發出聲音的東西來當作樂器。不過,HZ的感官大概太超過超越一般人了,以至於有時候就是會搞出這種很難以消化下去的作品。

雖然如此,我還是歐版、美版都各敗一張了X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