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戰場第32期



特別企劃
中南美洲空軍與空權
簡介中南美洲各國的空軍建軍歷史和空軍現況,這裡也稍稍提到中南美洲各國複雜的國際局勢,自脫離殖民以來,和平與繁榮並沒有直接降臨,與非洲國家一樣,中南美洲各國也面臨一段內憂外患的動亂時代,對於遠在半個地球之外的我,其實對這個地區的歷史是相當陌生的,本文多少引起了我一些興趣,想要進一步深入瞭解這個地區的故事。

特別企劃
蒼穹神駒—騰雲野馬(三)
本文是P-51戰史的最後一篇連載,著重在盟軍登陸歐洲大陸到德國投降這一階段,以及補充在中緬印戰場與太平洋戰場的狀況。在戰爭後期,基本上制空權已經牢牢握在盟軍手上,P-51已經沒什麼機會能與敵人來一場空中決戰,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壓著敵人打。在遠東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則因為先歐後亞的政策而使得裝備速度較慢,等到後期型的P-51D大規模列裝的時候,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除了自殺攻擊的神風特攻隊之外,日軍已經拿不出甚麼像樣的反制手段了。雖然如此,在本文的最後特別說明發展P-51的必要性意義,原因不單單是P-51優異的性能而已,更多的原因是生產便宜快速、後勤維護便利、操作容易易學等等。也就是說,一架真正的好飛機是應該儘可能地能快速且便宜地生產,並讓每一個飛行員都易學易操作,然後快速地建立成軍,更快地投入戰場發揮作用,以及後勤維護便利,戰場可靠性和穩定性高,這些才是P-51最終成為盟軍的空中王牌的原因。

所謂的王牌不是一架兩架少數幾架非常厲害優異的決戰兵器,而是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很快地掌握並且有效的使用,最終鋪天蓋地的淹沒整個戰場,並且還繼續源源不絕地生產出更多的力量。

列國戰史
伊普萊斯之戰(上) —亞歷山大的遺產之爭
這篇寫的不錯,相當精彩。敘述了亞歷山大死後,他手下的諸將領為了爭奪他遺留的權力而相互征伐的戰亂年代,其過程之精彩一點也不輸給亞歷山大的東征故事。

中國古戰史
薩爾滸決戰與明軍戰車軍團的覆滅
基本上,明末就像是一個重病老人,固然身披重甲、手持利劍,過往的功夫仍在,但是面對的卻是年輕且活力充沛的新生兒,兩相對戰的結果不用說也知道結果,臃腫遲鈍的身軀根本就不是精力旺盛方的對手。因此,縱然明朝派出精銳的大軍,下場也只是白白送入虎口,無謂犧牲了許多生命而已。

中國古戰史
兵殘楚帳聞歌 ─兼述楚漢垓下之戰
本文主要是介紹楚漢相爭最後的一場決戰,用來引出次回連載的徐州會戰和徐蚌會戰,因此關於楚漢之間的部分其實介紹的不多,只是作一個總結式說明楚亡的原因,要瞭解楚漢相爭的故事就只能另外找書來看了。話說,垓下之戰與徐州會戰和徐蚌會戰其實差別頗多,雖說兩者都是決定天下走向的一戰,但垓下之戰只是壓垮項羽的最後一根稻草,項羽的敗相在這之前早已顯露無遺,而徐州會戰和徐蚌會戰之後,雙方人馬都還有很長一段的交戰時間,之後的雙方態勢更是完全不同,或許這跟敗亡方的主政者性格有關吧。

列國戰史
近代德國與海洋(三)
本文主要在介紹公海艦隊的建立過程,同時也是由前無畏艦開始向無畏艦邁進的時代。先不說德國公海艦隊的實力如何,德國在威廉二世的個人喜好之下,大力推動了公海艦隊的建造,當然還有其他許多不同的因素一起造成這個結果,但是,最終看公海艦隊的定位會發現德國一直沒有一個正確的海權思想來作為發展艦隊的中心指導,以至於艦隊打造成了一場民族虛榮的煙火秀,定位不明、用途不明,而且無視週邊國家的戰略平衡考量,一意孤行、獨來獨往的結果就跟二戰的日本帝國聯合艦隊一樣,最後不過是過眼雲煙的美麗泡沫罷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