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血腥情人節(My Bloody Valentine)-流水線產物

要知道怎麼用最少預算拍出有票房收益的電影,就不得不看美國B級恐怖片。


我不是貶低B級片,畢竟很多大師都是拍B級片出身的,而且B級片也出現過很多經典電影,像是魔鬼終結者。

B級恐怖片在好萊塢是一個年年都少不了的類型,而且也是很多青少年偶像跳進大螢幕的主要跳板之一,特別是只有年輕貌美身材辣的那種。還有,因為B級片在青少年族群中相當有市場,特別是約會必看的恐怖片題材更是萬靈丹。所以,好萊塢對於B級恐怖片的拍攝方式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拍攝流程,包含故事劇本撰寫、選角、血腥特效、音樂音效等,都有一套完善的公式計畫書可以參照,包準新手製作團隊也能輕鬆地上手,掌握到以低成本賺到錢的拍電影方法。

血腥情人節就是這套公式的完美演繹,所有B級恐怖片的元素一個都沒少,也不會另立標竿想鶴立雞群搞新玩意,不管是血漿亂灑、斷肢四散、開膛剖肚、嚇人音效(還是音樂?反正恐怖片音樂也越來越像音效了) 、胡扯橋段、懸疑結局等等一應俱全,而且全都是符合流水線產品的生產標準,完美的公式化電影。

雖然說,這類大量產出的公式電影向來都會被批評不長進、沒新意,評價也都不會太好看,可是片商卻總是樂意年年投資、年年拍,顯見觀眾嘴巴上罵歸罵,還是會乖乖掏錢進戲院去看。

可是,最值得注重的仍是那公式化生產方式,片商察覺到市場的需求,以最廉價的方式提供市場需要的娛樂,依此建立起一套萬試萬靈的生產方式,確保了片商每一年的固定收益,這是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該有的基本能力。因為電影本來就是商業產品,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等錢確實賺進口袋之後才有力氣去賺取名聲。

而台灣的電影工業不僅是不健全,也很扭曲。商業片和藝術片畫分的涇渭分明,要不就是大呼本土意識、愛國情操,而電影拍攝工程也是各搞一套,沒有一個良好的制度建立起來,每一個導演都想兼任製片,既要拍片又想控制預算分配,多頭火車的下場常常就是預算超支,拍攝計畫超時,品質參差不一,然後工作經驗不能傳承、不能推廣,沒有一個所有人能遵守的標準化制度就不會有一個成熟的電影工業存在,而沒有成熟的電影工業就不會出現穩定的票房收益,所以年年都在期待另一個海角七號的奇蹟。

Wiki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