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白色相簿(ホワイトアルバム)-主觀者與旁觀者


這篇想寫的東西蠻多的,不過其中最想寫的就是主觀者與旁觀者這個問題,尤其是針對遊戲改編的動畫,但是主觀者與旁觀者的問題還是放到最後吧~

首先先來說製作品質,我看的是BDRip版,也就是傳言作畫修正很大的版本,但我是沒看過TVRip版有多慘,因此也無從比較兩者之間到底修正的幅度有多少。不過,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即使是BDRip版本,作畫品質也不過是一般的等級而已。而且水準並不穩定,常有落差,有時前一個鏡頭水準不錯,下一個鏡頭明顯降了一級。再來是後13話的監督換人後,表現風格有變,不僅是敘事的方式改變,連人物演出的表現手法都不一樣了,但是作畫品質仍不穩定。

關於作畫品質不穩定這件事我覺得有幾個原因。

第一、製作組的TV版動畫經驗不足,尤其是領頭的。
第二、製作組能力不足,尤其是原畫,一部動畫的素質基本上是由原畫決定成敗的,原畫素質過低或是不平均時,就算畫動畫的想逆天也辦不到。
第三、各監督打瞌睡,沒有盡責處理各種細節問題,使之拖累到成品的表現。

這套的作畫在背景處理上非常明顯地感到能力不足的問題,背景僵硬、死板、平面、無透視感和層次感,一整個就是將作遊戲CG的那套硬般進一般動畫的結果,剛開頭那幾話的視覺感受就讓我感覺作畫很遊戲味。再加上製作組無經驗的濫用特效在背景上,更讓背景顯得更廉價、俗氣。

人物作畫與背景格格不入,人物作畫受到品質不穩定的影響,以及製作經驗不足問題,人物變形嚴重,角色外觀特色不鮮明,甚至連基本的角色身高設定都出現過混亂的狀況,顯見作畫監督沒有盡責去規範作畫時各方面的細節,幾乎是放任給原畫隨意發揮,導致人物身高、比例、行為等表現發生混亂。

但作畫上還是有亮點的,就是有時會出現的手稿式動畫,當劇情進入關鍵點的時候,這種風格就會出現。但老實說,這種技巧應當偶一為之,過度使用就會變成爛情、不值錢了。而兩位監督都有過於濫用的問題。

最後評論一下OP和ED。

OP1老實說我不欣賞,一是過於遊戲味、二是配上【深愛】過於混了,而且沒有點出本劇的主題或是有任何相關的東西,一整個就是莫名其妙。

OP2我更不欣賞,首先就是主題不知道在哪裡,OP2選用理奈作主角是很沒道理的,因為理奈在劇中的戲份薄弱,實在不像是第二女主角或是女配角應有的份量,這一點在後面談劇情時再說明。因此OP2雖比OP1有誠意一點,但是對於與本劇的故事重心相呼應上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

ED1和ED2一起講,因為兩首ED的處理方式是相似的,都是以劇中角色的過去的剪影作為主題幻燈片來播放,加上Suara的歌曲又很合適這樣的情境,因此兩首ED都還算很盡責的完成該有的任務。BDRip版有將各版本的ED節錄出來分別觀賞,可以察覺到之間的差異。但是這裡還是要吐嘲一下,ED的人物作畫和本篇的人物作畫很難搭起來,尤其是角色成長後外觀有明顯改變的,常常會認不出來誰是誰,這又是角色設定時沒有把人物的外形特色明確的定義好,導至觀眾無法有效的連結起來,這連本篇的作畫中的童年版和成年版角色外型都有連結上的問題。

然後是音樂,本劇的故事重心與藝能界有關,然後又有許多女角是身為偶像歌手,想當然的本劇的角色歌曲應該有一定的份量,而且歌曲也應該與劇情結合發揮相輔相成的效果。例如被罵得狗血淋頭,過於八點檔連續劇的Macross F起碼都還在歌曲與劇情結合上作了還不錯的表現,角色歌曲與劇情有相當程度的契合。可是,白色相簿卻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表現,雖有角色歌曲,但是歌曲本身與劇情結合薄弱,連基本的演出都草草了事。兩大台柱,尤其是人氣歌手理奈居然沒能將最基本的舞台演出作好,僅僅是草率的處理演唱的過程,更不用說上舞台演出時的氣氛,觀眾就像一群死魚,連歡呼聲都單薄到不行。想想涼宮春日在小小的學校體育館都能表現出那樣的氣勢,理奈在巨蛋的演出比街頭藝人演唱的效果還差,只能說製作組很混了。

然後是配樂,不知道是受故事太虛的影響還是音樂人的功力不足,本劇的配樂宛如死魚一般,悶的要命、單調的要命,起碼在劇情高潮時好好地釋放一下情緒吧~

再來講一下分鏡,分鏡似乎也受到影響,過於遊戲味,一部戲故事爛還有可能靠分鏡扳回一城,好的分鏡可以適度的調配劇情的節奏與感受,讓不甚出眾的劇本透過好的分鏡有著全新的表現面貌。例如:EVA,個人認為EVA從誕生以來,少有動畫的分鏡可與其比擬。EVA的故事性不強,只是善於賣弄懸疑,可是有懸疑的劇本中不乏比EVA好的,可偏偏EVA就是能吸引著一群又一群的觀眾捧場,就連人人抱怨的總集篇在EVA中也能處理的很好。原因在於EVA的分鏡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將一幕幕悶的要命的劇情變成經典難忘的場面,並且透過分鏡增強了戲劇性、懸疑性、衝突性、動作性等,讓本就經費有限的TV版動畫也能展現出如劇場版動畫般流暢緊湊的故事內容。

回到白色相簿,本劇的分鏡可說是平凡、無聊,沒有新意、沒有特色、沒有焦點、沒有敘事重心,一整個就是八點檔肥皂劇的低層次分鏡處理,讓很悶的故事顯得更悶。

最後就是重點的劇本了。再講劇本之前先談本篇的主題:主觀者與旁觀者。這個主題我很早之前就想討論了,尤其是現在遊戲改編的動畫越來越多,這個問題就越顯突出與重要。

首先說明主觀者與旁觀者的意思,主觀者指的是遊戲中玩家所處於的角度、旁觀者則是動畫中觀眾處於的角度。

旁觀者比較好理解,我們不管是看一部動畫或是一部電影、甚至是舞台劇都可以很明確的知道一點,就是我們不是劇中角色,我們不會把自己帶入劇中的某個角色來參與故事發展,而是將自己作為旁觀者來欣賞這個故事、來感受這個故事,因此觀眾純粹是這個故事的接受者,不會有雙邊的互動發生。

主觀者則是遊戲特有的,或是說需要使用者參與才能進行運作的媒體才具備的特性。因為這種特性,使用者不會被當作觀眾,而是故事的一份子,故事中的很多要素都會與使用者互動,發生關連。再加上使用者會以自身的感受作出選擇,導致遊戲的故事發展有了兩種以上的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對於使用者來說都有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是使用者自身的選擇。

這剛好與動畫或電影相反,動畫的監督只能說出一個故事給觀眾,並且要讓觀眾信服。但是遊戲卻可以提供選擇給玩家,玩家不論選擇甚麼都有可能會接受。

這兩者還有一個決定性的差異,遊戲的玩家往往會覺得遊戲的故事很棒之類的,可是改編成動畫或電影時卻發現跟當初玩遊戲時獲得的感受有落差,大部分甚至差很大,這之間不只是改編者功力的問題,也是觀眾與玩家之間的角色差別。

舉例:Gal Game玩家在四處追女角、花心時有任何疑問過嗎?在四處打工、幹些無意義的充時間任務時有無聊過嗎?轉換一下角色成為觀眾來看主角作這些事情時就會發現玩家與觀眾的角度問題了。你可以接受玩RPG有80%的時間都在刷經驗值、裝備,卻不能接受看著主角花80%的時間不斷的打怪?RPG遊戲往往號稱有幾十、幾百小時的遊戲時間,可這之中劇情的份量可能不到兩小時,改編成動畫或是電影就會面臨無足夠的戲可說的窘境。更不用說Gal Game那裡面一堆無意義的垃圾話,對於劇情改編一點幫助也沒有。懷疑的人自己試試就知道了,改編起來根本就是要大破大立了。

京阿尼改編的動畫也只有AIR算比較成功,Kanon和Clannad都改編失焦,無謂的劇情過於充斥,主線渙散,故事重心不明,導致整體評價不高。AIR因為改編的話數較少,因此把旁支劇情捨棄,讓故事主線有充足的時間來講,而Summer篇減到兩話更是神來一筆,不至於與主戲脫節過久,但又能適度的點到核心。且讓Summer篇的其他故事以補充話數的方式來後加,反而形成有效的後傳。實在無法想像當初Summer如果作成四話會讓本該進入高潮的AIR後半變成怎樣?而Kanon和Clannad都是沒有注意到AIR當初成功的原因正是在於主線有足夠突出、焦點沒有渙散,Kanon和Clannad試圖包山包海的改編卻落得架構鬆散、主題不明確的問題,尤其是Clannad還是推出AS篇來試圖補完更多的細節,卻不知道這是畫蛇添足。同樣的,君望遙篇也是一樣,多此一舉,遙篇的效果還比搞笑的茜篇糟。

回到白色相簿,對於這類的多線故事改編就必須作出取捨,以求突顯出主線的重要性,同時還要注意玩家的角度轉變成觀眾的角度問題,不能單單地將遊戲劇本改寫就可以了。

白色相簿的第一女主角無疑是由綺,因此故事重心應該圍繞在由綺與東彌的關係上發展,不論是東彌要外遇或是花心,都必須注意到由綺在該事件的份量與關連,這樣戲劇衝突才發展的起來。而第二女主角顯然是理奈,更應該加重戲份,與其讓東彌成為花心大蘿蔔,不如將其經營成三角戀情更好、更有戲劇性。至於遙和麻奈則應該讓路,不要參入戀情要素,以免破壞主線的焦點,反正加入的影響力本來就有限,與其在那邊不上不下不如乾脆點捨棄。美咲因為牽涉到彰,可以將她的故事作為東彌與彰之間的友情支線,不然彰這個人其實拿掉也不影響劇情,實在很多餘。

劇中很多角色都有足夠豐富的背景設定,可偏偏都沒能與主線好好串連起來,可以說就算拿掉這些設定,主線故事也不會受到影響。可是故事卻花了太多篇幅講這些支線的故事,反而讓主線的份量弱掉,結果支線也沒講完整,很多支線沒講頭就跳尾或是乾脆沒結尾,而主線不經營,到了結局時一整個虛。這種改編就是用玩家角度改寫的結果,就像是玩家第一次玩一樣,甚麼都想碰一點,但都沒有接觸到底,最後落得一無所有。但是故事主角東彌不是玩家,不像玩家對由綺一開始是沒有感覺的,不應該如此發展。玩家是玩到最後才發現真相,才會把由綺當作第一女主角來對待,可東彌不應該像玩家的心態才是。白色相簿改編的東彌就像一個玩家一樣,在遊戲中遇到選項就想選選看,沒有一點猶豫和掙扎,只有像玩家那種大不了用S/L就是的感覺,難怪會被罵人渣。

合情合理的改編應當要注重講一個好故事與讓玩家參與故事之間的差別,就算有必要對原著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動也該去作,而不是為了忠於原著,連玩家與觀眾之間的差異都忽略了,主觀者與旁觀者的視點、主線與支線的分配和取捨都付之闕如,真的是將遊戲動畫化而已。

最後,講一下一個小推測。東彌對這麼多女角花心,為什麼動畫只拍出他和彌生有超友誼關係?我的推測是刪去法。

首先,由綺和理奈都不可能,因為二大女主角不能被玷汙,而且由綺是結局需要、理奈是定位需要,所以兩位都只有接吻,沒有更進一步的動作。遙跟麻奈更簡單了,因為不能發生與未成年或與較低年齡少女的不正常關係,所以麻奈連接吻都沒有,而遙是被拒絕(雖然東彌的態度明顯曖昧)。然後就只剩下兩位阿姨:瑪瑙和彌生,其中彌生連背景故事都沒有,所以可以直接上本壘,反正觀眾不會同情。而瑪瑙因為有背景設定,雖然沒有畫出,但有極度曖昧的劇情,也就是處於被懷疑有的狀況。這樣分析過所有女角就可以得知製作組為什麼選擇彌生了,因為是可以被犧牲而且不會有人同情,甚至還會有人覺得彌生很厲害,完全是商業策略考量的結果,非常不負責的逃避作法。

官網
Wiki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