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自說自話的電影


蓋瑞奇意圖打造符合新時代的福爾摩斯,從顛覆原著角色形像到重新編寫非原著改編的劇本,並融合了非常多且緊密的商業元素,讓電影擺脫了過往的偵探電影的形象,有了不同以往的活力,獲得了足夠成功的票房以及續集拍攝的機會。

好了,優點說完了,接下來要抱怨一下。

這部片跟我當初的預期沒有差太遠,只有推理和動作戲的比重是相反的,我本來預期是動作戲較多且規模大,而推理則是偏少以讓動作戲比較連貫。結果,電影呈現的恰好相反。

先把這部分放一邊,先說說我的預期是甚麼,從一開始公開的訊息與預告片等資訊來看,我當初就猜到本片的可能走向多半跟【凡赫辛】差不多。先是顛覆原著主要角色的形象讓其更適合商業票房的需求。再來就是利用原著和可用的素材重新編成一個新的世界,同樣也是讓其符合商業票房的需求。這樣的作法有很多好處,而好處在很多試圖新瓶裝舊酒的電影中都可以看見,像是:皇家夜總會、羅密歐與茱麗葉、星際爭霸戰。但卻不總是能成功,例如:海神號、狼嚎再起。

福爾摩斯其實和我預期的改編方向沒差太遠,嚴格說起來比凡赫辛好,但其實還不夠好。不夠的地方並不是推理和動作戲比重的問題,老實說,一般有票房壓力的電影都會被出錢的老闆逼著多放一些動作橋段來吸引票房,可是福爾摩斯並沒有這個問題,整部片的動作戲並不多,更不用說有大量爆破的動作場面了。這也使得這部片的成本控制得很好,僅僅花了九千萬美元,這對商業電影大片來說是很少見到的。錢也很顯然的花在場景打造與服裝設計上了,尤其是十九世紀的英國風貌,正在邁向工業化與都市化的倫敦,還有正在興建的倫敦橋,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壯觀場面。

推理和動作戲比重和我預期的相反其實是好事,但看完之後卻得不到滿足,理由就是【自說自話】。本片有推理敘述的橋段相當多,但卻完全不讓觀眾參與,只能看著福爾摩斯自說自話的唸完所有的原因和結果。就連讓華生、艾琳一起參與推理的機會都不多,事實上這三人雖然跟主線有關,但實際上在主線的互動性卻低到可憐的少,反而三人加瑪莉的四角關係著墨更多,結果關於主線的劇情就變成福爾摩斯的獨腳戲。

艾琳只是用來引出莫里亞蒂教授的劇情,為莫里亞蒂教授盜取無線電收發機的橋段起個頭的作用罷了。而華生除了跟福爾摩斯的曖昧,就只剩下動作戲有份,對主線劇情發展一點邊都沾不上。

自說自話的推理也讓我無法被吸引進故事之中,也不能使我有足夠的關注接下來的劇情發展,因為故事也沒有留給我進入的空間,一直都是福爾摩斯的自說自話。雖然這樣是讓福爾摩斯看起來很厲害,但是卻有距離,也沒辦法讓我感受到福爾摩斯的危機與機智。

蓋瑞奇的推理拍攝手法很新穎,容易一目瞭然,尤其是福爾摩斯的打鬥預測場面更是顯得簡潔有力且同時能完成詳細的動作解說,就如同分鏡詳細的灌籃高手漫畫一樣,短短幾秒鐘的場面卻能冒出幾分鐘的解說旁白。但是推理只有在解答時這樣作是不夠的,解答要讓觀眾拍案叫絕就要在佈局時有足夠的篇章敘述,並且誤導觀眾的認知或是對其產生疑惑、恐懼等,例如:靈異第六感。但是蓋瑞奇並沒有留下任何空間去描述這些,所有的線索都是一閃而過,甚至是由福爾摩斯直接帶出解答,除非觀眾有福爾摩斯等級的觀察力,否則誰能對一閃而過的畫面立即推理出不到幾分鐘後就會被福爾摩斯解答的問題?

好吧!或許是蓋瑞奇根本就不想讓觀眾【感覺】到這些,只是要讓觀眾【知道】福爾摩斯的推理很行就可以了。

也許是我要求太多,畢竟蓋瑞奇選擇讓動作戲份減少的方式來加強更多的文戲,但卻沒能讓我覺得增加的文戲橋段有其價值。我是不反對在福爾摩斯和華生身上玩曖昧情節,但要懂得適可而止,有畫龍點睛之妙,而非囉囉說說一大堆,既沒捎到癢處也沒玩到底,或逐漸加強兩人關係矛盾的趣味等等。

總之,這是一部還可以的爆米花電影,但要說是不是新瓶裝舊酒,我倒是覺得這個瓶子雖然是新的但卻不是很合適。希望續集能再進步,而非陷入動作戲加碼的窠臼。

留言